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行政职能理论
1.4.2 博弈理论
1.5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食品安全法》关于基层实施的主要要求
2.1 遵从“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
2.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2.3 强化食品安全源头治理
2.4 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2.5 实施食品安全严惩重罚
3 N县S镇《食品安全法》实施状况
3.1 N县S镇《食品安全法》实施主体和对象
3.1.1 N县S镇《食品安全法》实施主体
3.1.2 N县S镇《食品安全法》实施对象
3.2 N县S镇《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内容
3.3 N县S镇《食品安全法》实施的主要形式
3.3.1 日常监督检查29-30
3.3.2 专项检查30-31
3.3.3 监督抽检31-33
4 N县S镇《食品安全法》实施困境及原因33-43
4.1 N县S镇《食品安全法》实施困境
4.1.1 “最严处罚”难落实
4.1.2 可追溯制度难落实
4.1.3 细节规定难落实
4.1.4 问题发现渠道受限
4.2 N县S镇《食品安全法》实施困境存在的原因
4.2.1 对《食品安全法》的宣传培训不到位
4.2.2 从业者自身素质水平的差异
4.2.3 食品监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4.2.4 《食品安全法》的法律责任缺乏差异性考虑
4.2.5 政府重视程度欠缺,投入不足
5 完善N县S镇《食品安全法》实施的对策
5.1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法》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5.1.1 增加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宣传形式
5.1.2 创新培训方式,使培训细致化和常规化
5.2 加强监管力度,增强从业者自律意识
5.2.1 细化标准要求,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分级分类监管
5.2.2 设置年度“红黑榜”,增强从业者自律意识
5.3 提高食品监管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
5.4 注重“过罚相当”原则的适用
5.5 加大政府投入,提升县级监管水平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