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新世纪,国家提出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有了长足发展。本文通过对中部地区宜昌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查,分析了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
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的目和意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从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管理等三个方面客观描述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第三部分为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变革、促进了各级领导观念的变化;第四部分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教育信息化环境、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四个方面,分析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建议,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评估体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建议;第六部分为总结,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为笔者的后续研究确定了方向。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区域;均衡发展
目录
- 绪论······················································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1
- 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2
2.2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和学生信息素养情况······················2
2.3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情况··································4
- 基础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6
3.2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7
3.3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7
3.4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变革····································8
3.5促进了各级领导观念的变化································8
- 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9
4.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亟待加强····························10
4.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待规范································11
4.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低层次徘徊··························12
- 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建议··································13
5.2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应用水平··············14
5.3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根本推进教与学改革················15
- 总结·······················································18
致谢····························································20
- 绪论
1.1.1基础教育
根据教育部《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概况》,“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文中的基础教育特指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1.1.2教育信息化
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1.1.3基础教育信息化
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将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方法服务于教育教学过程,创设信息化教育教学和学习环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实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和阶段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研究,更加清楚地了解、掌握本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实状况,为近几年来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合理性提供实证依据,挖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对策建议,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2.2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为中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益的理论
补充,为中部地区进一步制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政策、措施提供合理性建议,也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1页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
2.1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
2.1.1经费投入
2000年底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总额5334万元,2007年底达20451万元,年平均增长比例为40%。2007年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2185.25万元,比2006年的1427.84万元增长53%,占教育事业总支出18.04亿元的1.2%,占GDP总数的0.027%。
2.1.2基础设施
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全部建有教育政务网站,有9个市县区建有教育网络
中心,5个托管在电信等部门;全市有9个农村县市区纳入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项目,建模式一光盘播放点64个、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637个、模式三计算机网络教室115个,所有农村中小学校实现了校校通,惠及32.5万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市学生总数的81.9%,有748个班实现了“班班通”,占全市总教学班的9.1%;计算机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11.9,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全市有教育软件资源3274G,校均4.9G。教育信息化主要硬件情况见表2。
2.2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和学生信息素养情况
2.2.1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
全市有信息技术教师522人,占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的2.1%,其中中学308人,
占中学专任教师的2.2%;小学214人,占小学专任教师的1.9%。2001年开始高
中、初中和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调查表明,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率高中、初中为100%,小学为86.6%,普及率达到95%。在开课的学校中,通过查看学校课表、上机记载和与师生交谈得知,每周1节信息技术课是基本落实的,大都在计算机教室上课,上机操作城市学校基本可以做到1人1机、农村
第2页
学校2人1机。在与学生交谈中还了解到,很多学生表示最喜欢上的课是信息技
术课,有部分条件较好的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教给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培养兴趣爱好。
2.2.2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情况
由图4可见,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丰富、便于交流、简单易懂、形象生动,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因为网络等技能的掌握,厌恶文化学习、迷恋网络等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图4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情况
2.2.3学生信息素养情况
学生信息素养问卷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技能、信息伦理道德4个方面内容,主要在小学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中进行。
(1)信息意识:从表5、表6可以看出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表5学生信息技术意识情况调查表
表6学生上网主要活动
第3页
(2)信息知识:问卷设计了2道基本知识题,“计算机是采用二进制还是十进
制运算的?”,其中能正确回答是“二进制”占71.2%;“计算机病毒会不会传染
给人体?”,其中有86.7%的学生认为不会,有13.3%的学生认为会传染或者不知
道究竟会不会传染给人。
(3)信息技能:学生都会正确开机、关机,能进行windows基本操作,会收发
E一mail的占41.9%。学生对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软件掌握情况见表7。
表7学生对常用信息技术工具软件掌握情况
(4)信息伦理道德:问卷设计了这样2道题,“你认为会不会有人利用网络做
一些对别人不道德的事情?”,选择“完全可能”的有44.6%,选择“说不定”的
有44.1%、选择“不太可能”的有n.3%;对于网络上的信息,有9.9%的学生认为
值得信赖、有86.2%的学生认为有真有假、有3.9%的学生认为不可靠。表明多数学生对网上的信息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通过与有关文献〔23]行比较和综合分析,中部地区学生信息素养高于西北地区,如在信息意识方面中部高出16个点,在信息知识方面高出20个点,在信息技能方面高出近30个点,而在信息伦理道德方面西北地区高于中部5个点。其根本原因在于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西北地区,经济制约信息技术软硬件环境建设,而信息技术软硬件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条件。
2.3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情况
2.3.1宏观管理情况
宜昌市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有市、县两级有独立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12个,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2个区没有独立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由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管理。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在教育信息化建、配、管、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教育信息化实践中,该市比较重视基础教育信息化规划,逐步摸索、建立、完善了有关管理规定,并形成制度化,如推行信息化建设承建商资格认证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工程验收制度、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制度、专项经费预算制度等,特别是在两年一度的县市区教育目标考核中,由市委、市政府组成专班,对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考核,强化县级人民政府对基础教育的责任,突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考核力度,收效明显。
在信息化应用中,以科研课题引领发展,以竞赛活动推进应用,以政策措施激励创新,以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先后承担教育部“小学语文四结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等课题研究。在教学评价中将信息技术纳入中考,两年一度教师多媒体教学大赛和教育信息化研讨会、每年举行四项学生竞赛(信息奥赛、电脑
第4页
制作比赛、机器人大赛、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Noc大赛),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其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标志性成果享受有关政策,初中生在“电脑作品评选项目”或“发明创新类项目”获省级三等奖以上的,其结果作为示范高中招生的优录条件之一,教师的辅导成绩和获奖成绩作为职评、聘任及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并积极推行教育部政策:高中二年级以上学生获得全国电脑作品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二等奖以上获得保送上大学资格或作为大学自主招生的条件。
全市实行了学生电子学籍管理,部分市县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并着手开发基础教育管理系统,实施中考网上报名、录取,推进“阳光中考”。
2.3.2学校管理情况
在调查的41名一把手校长中,有34名校长表示,学校有3一5年教育信息化发
展规划,占83%,有35所学校有年度实施规划,建立有比较完善的硬件管理、教学应用考核等制度,有24所学校有专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占58.5%,有专职人员49个、兼职人员45个,平均每校有专(兼)职人员2.3个。学校每年用于信息化的经费平均为4.2万元,一般5.2年更新一次。3.4.3校长信息技术培训与能力掌握等情况2004年以来,校长参加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或研讨5.1次,在调查的41个校长中有38个校长知道国家正在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占93%。从问卷中可以发现,尽管校长本身没有很强的教学软件开发能力和网络技术应用能力,但有很强烈的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意识。这表明,校长的信息化教学与管理意识,决定了学校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的进程和水平,即领导者的观念意识与信息化发展呈正相关关系。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掌握情况见表8。
表8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掌握情况
2.3.3校长对信息化教学的认同情况
如图5所示,绝大部分中小学校长认为,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上课有利于改善教
学环境、完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利于缩小城乡教差
距,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校长对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手段上课持肯定态度,对教育信息化的作用持肯定态度。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提高师资水平、丰富教学资源上是非常明显或比较明显的,没有一个校长认为不明显,这说明信息技术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学校实实在在受到了益处,为学校决策进一步加大投入提供了可能。
第5页
三、基础教育信息化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晌
3.1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稳定器,是社会进行再分配的一个调节手段。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主题。教育信息化关注并致力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这是教育信息化的使命。
教育信息化通过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其前提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均衡。2000年全市开展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来,城市中小学“三室一网”(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投影室、电子备课阅览室和校园网)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环境逐步改善;2005年后,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农村信息化硬件条件也有了很大改观,农村小学利用“天网”实现了“校校通”,农村初中都配备了新的计算机教室,特殊教育学校都安装了远程教育接收设备或计算机教室。
统计表明,1999年底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总额4264万元,生均73.73元,计算机9764台,与中小学生比例为1:59.2。2000年信息技术总额5334万元,人均97.4元,计算机11586台,与学生比例为1:47.3。2007年底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总额达20451万元,2008年上半年全市报废8年前的计算机6539台,信息化总额下降到16399.9万元,人均413元,是2000年的4.2倍,计算机与学生比例为1:n.9,提高了4倍。
2006年底,宜昌市平均14.8名学生拥有1台电脑,与2001年北京市水平相当(14.87名学生拥有1台电脑)〔2们;2006年北京市学生平均10人拥有1台电脑[25],2007年宜昌市n.9名学生拥有1台电脑。由此可以看出,该市教育信息化硬件与发达地区差距缩小越来越快,教育资源均衡化初见成效,为实施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奠定了一定基础。
第6页
3.2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化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信息技术不仅促进了教师教育信息化,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从而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宜昌市《2004一2008年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重点进行以“三新一德”(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师德)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所有教师都要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学习专业知识,同时55岁以下男教师、50岁以下女教师必须接受新技术培训60学时,主要内容包含计算机基本技能、网络技术、常用工具软件等内容。到2007年底,全市已完成培训考核合格158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2008年底前可按计划全部完成培训计划。
2005年、2007年在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后,宜昌市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区别城乡教师侧重不同内容,如针对农村教师重点培训提高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备课、上课的能力。调查表明,全市中小学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设备备课上课,很熟练的达44.5%、会用但不熟练的为43.2%,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本轮信息技术培训有3个特点,从培训方式上看,纸质教材+配套光盘的培训教材非常适合教师自学,特别是采取以校本培训为主的方式值得肯定,解决了工学矛盾,辅之以参加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研讨会、培训班,拓展了视野,培训了骨干,“鳃鱼效应”得以发挥;从培训内容上看,区别城乡,各有侧重,倡导实用,调动和保护了教师的积极性;从培训效果上看,着眼能力,强调实效,增强了教师动手操作能力。
3.3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永恒的主题,提高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教育信息化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以及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可能。
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切实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宜昌市从2003
年开始将信息技术考试纳入中考,实行在线考试,分值10分,2006年中考全面改革,实行等级评价,信息技术等考核科目也相应改为等级制。这些硬性杠杆,有力地促进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信息技术考试考核合格率从2003年的80%上升到2007年的86%,学生信息素养大力提高。
开展各种信息技术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全市每年都组织参加了全国、全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信息学奥赛、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大赛等,首先在市内开展相应大赛,广泛征集作品并择优上报评选,通过这些活动,涌现了一批典型学校,积累了一批成果。2005年以来,学生每年有2000人次参加相关比赛,获省级奖300人次左右,一直保持在全省的领先地位,2008年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达到30000多人。每年都有高中学生因获得信息技术相关大奖或创新发明而被保送上大学,初三学生因获信息技术相关竞赛奖励被省级示范高中录取,这些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信息技术
第7页
教学的成果,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3.4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变革
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管理等诸多方面会产生影响,这些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日渐深刻。调查表明,当前最为明显的促进了教师观念和教学过程的变革,而教学过程的变革来自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形成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调查表明,信息技术应用于其他学科的比例达到90%,中学有82%、小学有77%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教师每周上多媒体课1.92节。这些课虽然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课,具有整合初期阶段技术普及的显著特征,甚至只是一些浅层次的应用,但仍然应当给予肯定。而可喜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进出“高原期”,从关注技术正在转向关注课程内涵。只有通过整合,变革传统教学结构,才能最终达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3.5促进了各级领导观念的变化
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接受的最普遍、最广泛的教育形式。接受基础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一个人的素质、能力乃至整个人生道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今天基础教育的水平和普及程度,决定了明天的国民素质和社会整体文明程度。8年来的实践逐步证明,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广泛利用,从微观上促进了教学过程的改革,提高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育质量,提高了学生信息素养,从宏观上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推进了教育现代化。这些成绩有目共睹,得到广泛认同并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领导的共识,这些认识进一步促进了观念变化,观念的变化又促进了对基础教育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视,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优越环境。
比如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该市从“十五”开始,把教育信息化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用5年时间在全市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初期由于财政资金紧张,市教育局邀请市物价局主要领导到学校调研,并深入课堂听多媒体教学课,之后马上出台政策收取计算机上机费(小学生30元、中学生80元/学期),市教育局会同市财政局研究拿出专款对建设校园网的学校每校补助20万;在机构设置上,根据全国教育改革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市教育局邀请市编办领导到学校、市教育技术装备站调研,及时规范了全市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名称,明确了职责。特别是在教师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管理的学校(单位)专门定编,凡建有微机室、校园网的学校另外增加1一2个编制,在职称评定、学科带头人评选中对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管理的教师和人员单列指标,
第8页
不再附设在其他学科内等等。上述硬性政策,各级领导如果没有对教育信息化的深刻认识,在当前教育大环境下是难以出台的,这些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4.1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依然很不平衡
4.1.1硬件环境建设上不平衡
从调查统计中摘取学生与计算机的比例、生均信息技术装备额度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差距依然很大(数据截止2008年9月底,见表9),硬件环境的差距必然导致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差距(见表10),这些差距若不引起重视,势必会影响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表9不同地域信息技术硬件环境对比
表10城市、农村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与技能对比
4.1.2资源建设不平衡
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瓶颈。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资源投入比例偏低。如2007年该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总投入2185.25万元,其中硬件1948.83万元、软件173万元、潜件63.42万元,三者比例为30.7:2.7:1,软件资源投入明显不足;二是资源配置不均衡。近几年湖北省加大了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力度,改善了农村中小学资源问题,省内农村中小学可接收中央电教馆和湖北教育网台2套远程教育资源,但由于城市学校没有实施农远工程,无法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而城市学校当年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购买的资源库基本用不成了(因为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互联网下载信息资源又受到诸多限制。在与城市学校校长、老师交谈时有很多人认为,城市学校可用信息化资源还不如农村学校。实现教育软件资源均衡配置己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第9页
4.1.3学校应用信息技术不平衡
笔者在文献《关于中小学学校信息化指数的初步研究》[26]基础上,根据近几年教育发展实际,增加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内容,修改后的指数测评包括教与学应用A(W5.5)、资源环境R(W2)和信息化规划P(w2.5)等3个一级指标及17个二级指标,并对本地中小学信息化指数进行了测评。测评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基本量化要求为基准值(10),改变文献中以某一学校为标杆的做法,旨在了解各地各校对上级有关信息化要求的落实情况。通过对180所学校测试,结果显示,学校之间、县市之间有很大差异,实测各县市区所得平均值,小学在5.77-12.88之间、中学在6.26-16.48之间,中学优于小学,城市优于农村,平原优于山区,非少数民族县优于少数民族县。对比情况见表11:
表11学校教育信息化指数对比情况表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地域差异、学校差异主要不在资源环境方面,而在教学应用方面。全市资源环境平均指数在0.63-1.62之间,相差1.6倍,说明资源环境分布相对均衡,教学应用平均指数2.79-13.n之间,相差3.7倍,说明部分县市区、学校在推进应用、落实教学方面作的还很不够。
4.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4.2.1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与发达地区有差距
本地己经完成的信息技术培训,解决了信息时代来临之初教师的许多不适,效果不容否认,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笔者通过考察沿海地区教育信息化,并从网上搜索得知,东部发达地区教师在常用信息工具方面的能力远远优于本地区。即便是有的欠发达地区,也高于本地。如与河北省一项调查结果对比即可看出[27,(见表12)。
表12宜昌市与其他地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对比
第10页
4.2.2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尚未起步
2004年12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2005年4月教育部为贯彻落实这一《标准》,又专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对于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很多教育界人士有正确的认识,但也有不少人认识不足。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传统的信息技术培训等同起来,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育技术,认为掌握了信息技术能力就是掌握了教育技术能力。其实,“教育技术能力不等同于信息技术能力”[28j,教育技术能力涵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充其量,信息技术能力只是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要求从2005年开始实施,到2007年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使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普遍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认证。这项工作在湖北省还没有大面积进行,只是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者进行了培训,很多地区进行的也是信息技术培训,若按照国家要求完成建设计划,任重而道远。
4.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待规范
4.3.1信息技术课时和课程标准没有完全落实
在调查中发现,信息技术课程开设落实情况,小学比中学要好,初中、高中一二年级比毕业年级好,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初中毕业年级的信息技术课被挤占十分普遍,教学内容随意性大,尽管信息技术纳入了中考,但许多学校都是在考前1-2个星期突击教学,围绕考试题库教学。
4.3.2学生对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意识比较模糊
在与师生交谈中了解到,学生对盗版与知识产权问题、黑客与网络安全问题、言论自由与法律界限问题、“黄赌毒”制造与传播等问题的法律意识比较模糊,针对这些问题,加强与信息技术(互联网)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从小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对造就培养合格公民有着重大意义。近期,微软“黑屏”再引争议,这个事件引起笔者的思考,我们在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一定要从小培养学生使用国产软件的意识,对于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振兴民族经济,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11页
4.3.3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信息技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调查显示,学生因为信息技术(网络)产生厌恶学习、迷恋网络等负面影响,有22%的学生认为明显,其中有7.3%的学生认为非常明显。学生上网的地点,最多的是学校,其次是家庭,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曾到过网吧上网。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公安、文化等互联网管理部门屡禁不止。上述情况表明,第一,学校校园网功能少、学生上网时间短,校内信息技术环境不能满足学生课内外学习娱乐的需要,中小学校超过18个教学班装备2个计算机网络教室且能上网的要求落实不够,计算机教室等信息化设施设备开放不够;第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重视技能教育,轻视网络道德培养,对学生正确引导不够;第三,适合教师教的资源多、而适合学生学的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适合特定年龄阶段学生的教育游戏太少,仅有的也缺乏针对性、参与性,而喜欢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在开发学生学习资源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促进学生的参与式体验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育游戏设计的关键所在”[29]。
4.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低层次徘徊
4.4.1只要用了多媒体课件,就是在整合
有不少老师用即T制成纯文字的幻灯片进行教学或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甚至有的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一下或偶尔播放一段视频、音频,都认为是在进行整合。这种看法反映出广大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缺乏了解,对整合的途径方法也没有掌握。
4.4.2信息技术含量越高,课的质量就越高
有些教师片面认为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好课,否则就不是好课,信息技术含量越高,课的质量就越高,这样导致许多教师不切实际地花大气力把重点放在课件制作上,从而放弃了对教材的挖掘,忽略了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本末倒置,或动辄让多媒体、电脑、视频展台等“重型武器”齐上阵,你方唱罢我登场,花里胡哨,收效却甚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而不是为追求技术的完美而盲目地追求技术的先进与新颖。
4.4.3研究性学习,就是在网上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内容,旨在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发展综合能力。但很多学校却把它异化为利用网络搜索下载和浏览网页,然后在杂乱的信息中收集整理,形成结论。如此作法既达不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又会助长浮躁习气。尽管网络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作为研究性学习资源的来源,网络不是唯一的,教科书、实验仪器、教学挂图、图书报刊、影视广播和实践基地、社会生活等都可以成为学习资源。一提起学习资源,绝大部分教师的反应是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其实是人力资源才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可让某方面有特长或经验的学生为其他的学生提供帮助,或与其他学校甚至国内外的一些学校、机构建立起学习伙伴关系,发挥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专家、教师和学生的优势,把这些都纳入
第12页
到本地学生的人力资源系统之中,定能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4.4.4“人机对话”代替“人际对话”
有些老师上课,课件从上课开始到下课全程播放,学生盯着屏幕看,教师围着电脑转,“人灌”变“机灌”,事倍却功半。教学过程是人与人的活动过程,机器播放的标准化语言不能等同教师的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话语,不能用“人机对话”代替“人际对话”,教师的精心设问、师生间的对话、教师的板书、解题演算过程和教师教学机智等都具有教育性。教学活动应体现对问题的探索性、师生共同讨论的合作性和学生思维的自主性。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方法的启示和能力的培养、师生思想感情的交融、道德情操的陶冶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绝不是任何现代教育手段所能替代的。
4.4.5学生为主体,教师被弱化
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过度弱化了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出现了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中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讨论中自由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这样,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系统考虑教学活动诸要素和诸环节的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通过信息技术、多种学习策略和多种形式主动学习的同时,不断地将反馈信息传递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地对教学过程实施随机调控,达到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不断循环、不断调控的过程。
一言以蔽之,以上误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整合科学理论的指导。
五、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建议
5.1以建立评估休系为切入点引导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发展到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能够有效反映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改变评估体系、指标五花八门的现象,改变对教育信息化只建不评的现状。
建立评估体系的关键是要建立评估模型,旨在对某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反映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在投资等方面存在的有待改进之处,从而为进一步的规划与发展提供策略建议。专家通过对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估的国际研究,综合了国内外有关教育信息化效益研究相关成果,重点吸取了平衡计分卡理论和学校信息化评估模型Star的评估思路,提出了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国内一些区域进行了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收到一定的效果,值得参考[32j。
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5.Kaplan)和大卫.诺顿 (DavidP.Norton)1992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平衡计分卡理论。现在北美和欧洲约有50%的大企业采用,成为目前管理领域十分认同的效益评估方法。平衡计分卡理论被广泛认同的秘密就在于它对效益评估有独到的侄释,对效益评估方式进行了全新的构建。根据这一理论,如果要对效益进行客观、全面的描述,需要从财务视角、内部业
第13页
务视角、变革和学习视角、客户视角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对于教育信息化的评估也同样需要一种全局的视角。
(1)用户视角。主要针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相关人员应用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估。从用户视角看,学生、学科教师、技术人员、学校管理人员构成了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用户,他们的应用状况不仅体现了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也是评估区域信息化建设效益的主要依据。
(2)运营视角。运营视角反映了教育信息化实施与应用的过程。从运营的视角,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中硬件建设、软件建设、资源建设三方面的结合应用,能够反映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并可结合评估结果,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3)财务视角。财务视角主要针对区域教育信息化相关财务管理进行评估,以便为提升教育信息化服务价值、有效控制教育信息化开支、实现未来投资回报最大化提供建议。
(4)变革视角。变革视角重点考察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潜力,可从基础设施、教学应用、人员素质、管理体制、创新文化等几个方面展开。
教育信息化效益不仅要从视角维进行评价,还须从发展维进行评价。学校信息化评估模型Star着重于对教育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行评估,能够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现状描述及后续发展建议。该研究文献提出了教育信息化起步、应用、融合、变革四个阶段,另有文献提出硬件设备配置、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育四个阶段[3s]。两种阶段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指标要求,这些具体指标需要教育信息化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学校一线老师共同探索实践。
进行区域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估有助于为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提供可靠的技术规划、指导依据和决策依据。在一个发展周期内可开展2-3次区域性评估,将督政与督学相结合、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相结合、过程督导与终结性督导相结合。由政府教育督导部门、教研部门和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人员组成评估小组,针对区域教育信息化体系或某一方面,组织教育技术领域的相关专家共同论证,查找问题、制定各项干预措施、完善评价指标体系,总结经验,提供下一步发展策略建议,促进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
5.2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应用水平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 》是指导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目的在于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它包含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四个维度和培训、考试、认证三个环节。这是新一轮国家级、强制性并涉及上千万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中部地区在这方面已经落后于其他地区,应迅速推进,迎头赶上,并以此为突破口,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应用水平。
教育部师范司、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和中央电教馆联合主编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为印刷材料、光盘和网络平台三
维立体化教材,既方便教师自主学习,又方便教师查找学习资源和进行互动交流。
适合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
混合学习(BlendodLearning)是综合运用不同的学习理论、不同的技术和手
段以及不同的应用方式来实施教学的一种策略[34]。它是面对面课堂教学和远
第14页
程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在学习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混合学习的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解决问题,其目的就是要付出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35]。
面向混合学习的培训系统由教师、学员、课程和学习环境等组成。这一模式的核心理念包括:①应用Web传输教学内容。通过Web化的网络课程,提供给学习者自定步调、自主学习。②面对面的教学与知识建构。面对面的教学包括教师主导下的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面对面教学的核心是促进知识建构。③形成学习制品。单独的知识建构并不充分,教师还需要在分享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创造出有形的作品,如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等。④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通过网络进行协作扩展学习,并形成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共同体。
混合学习设计模式包括五个环节:①分析培训对象,制定混合学习目标。②设计混合学习策略,选择传递通道。③课程设计与开发。④确定面授与在线学习方法,实施教学。⑤教学实施与评估。本模式较传统教学设计模式更多要考虑混合学习策略设计、教学实施策略。
教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力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制约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关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笔者以为在培训中要注意培训对象、内容的层次性,重点进行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培训,整体工作重心下移,可采取校本培训-县级考试-市级培训讲师-省级统筹、发证的方式。其中,校本培训是基础也是重点,它有三种基本力量:教师的个人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这一策略体现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为了学校”,以解决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向;二是“在学校中”,培训的计划、方案要由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共同讨论、制定并加以有效实施,学校领导和教师是培训的关键;三是“基于学校”,学校组织培训、开展研究、设计课程等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激发学校整体的生命力[36]。
需要提醒的是,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应被理解为革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能力,而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能力。后者在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中被经常采用,并转化为“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能力、网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使用E-mail的频次”等调查问题。应用能力也不仅仅是教学媒体的应用等简单的层次,而是教师是否有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为促进学生的认识发展而创造性地采用革新的教学方式。同时,在学生层面上则体现为学生是否已经在教师的帮助下成功地构建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和能力[3v]。
5.3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根本推进教与学改革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最基本目标,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落脚点,同时也是教育信息化的“杠杆支点”,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构成了信息时代的两大技术杠杆,日益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但这种改变与影响程度的大小,取决于人们对这一杠杆“支点”位置的选择。选择得好可促进教育信息化功能与作用的发挥,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发展;选择得不理想,可能会付出大的代价,获得小的效果;如果选择得差,不仅会造成低效益,付出无谓的劳动代价,甚至会产生成本投入的负效
第15页
能结果。所以,我们要选择好杠杆支点,使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产生最佳效益,这个支点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无一不强调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作为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并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世界潮流,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说“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在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43]。实施多年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究竟收到了多少效果?为什么盼望的教学改革收效甚微?为什么不能尽快走出误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何克抗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我们指明了方向[44]。
(l)应明确为什么要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应该是能支持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和自主探协作学习等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也就是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这种方式也正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教与学方式。只有发生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这种改变,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而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合作能力,这说明不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看成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乃至根本措施。我们必须站住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
(2)要弄清楚什么是整合的实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它包含三个基本属性: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这三个属性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信息化环境的营造是为了支持新型教与学方式,新型教与学方式是为了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变革传统教学结构则是为了最终达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可见,整合的实质和落脚点是要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只有从这三个属性,特别是从变革传统教学结构这一属性去理解整合的内涵,才能真正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质。
(3)要掌握如何去整合?
一是要应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个理论就是建构主义理论,它所强调的“以学为主”、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建构获取知识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对于多年来统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是极大的冲击;除此以外,还因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可以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是要围绕“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教学结构是教师、
第16页
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要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实质来整合,就必须要求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教学系统四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实现有效的、深层次的整合。事实上,这也正是衡量整合效果与整合层次深浅的主要依据。
三是要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整合课的教学设计。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也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两大类。由于这两种教学设计理论均有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所以最好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理论正好能支持“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
四是要努力营造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结构变革的实现,有赖于信息化教学环境,这种环境应能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能真正落到实处,而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核心内容则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没有信息化教学资源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整合。
五是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创建能支持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可分为“课内整合教学模式”和“课外整合教学模式”两种,国内“课内整合教学模式”稍多于“课外整合教学模式”,由于课堂教学涉及不同学科、不同教学策略和不同的技术支撑环境等多种因素,所以实现课内整合的教学模式分类要复杂一些。
(4)要掌握如何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有效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5]的最终成果,初步创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评估体系,设计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评价检测量表》,确立了信息意识的树立、学习内容的拓展、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法的变化和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等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并在50多所实验学校进行了实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评价方案。我们在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时可直接使用,大可不必再走重复路。
第17页
六、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对中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有了根本性改变,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普遍开展,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效果明显,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基础教育信息化管理得到加强;二是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深远: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了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了教学过程的变革、促进了各级领导观念的变化;三是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依然很不平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亟待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待规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低层次徘徊。
根据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执行的路线,并参照联合国教科文2002年发布的题为“教育中的信息和传播技术:学校课程和教师发展项目”的报告,有专家学者将教育信息化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硬件设备配置阶段、信息技术培训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信息化教育阶段[52]。综合来看,中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目前所处阶段大致在信息技术培训阶段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的过渡阶段。宜昌市作为中部地区的代表性城市,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提出的“走在中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的目标,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依然是现实的战略选择。
发展策略建议:一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先导促进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二是以建立评估体系为切入点引导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三是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应用水平;四是以落实信息技术课程为基础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五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根本推进教与学改革;六是以绩效技术为核心提高教育信息化效益;七是以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强机构队伍建设。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本人研究能力及科研水平有限,又加之供职于本地,对问题的总结和分析只立足于本地区实际,可能“不识庐山真面目”,甚至对很多问题视而不见,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是本文只对宜昌市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了调查,尽管宜昌市在中部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但调查结果和发展策略仍然难免具有片面性;三是由于时间关系,笔者只是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怎样做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笔者在后续研究和实践中将从这三方面着手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本研究得以不断深入和完善。
第18页
参考文献
[1][3][4][5]国外基础教育信息化“链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最新进展述评/吴全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6]张剑平,信息技术教育:概观与展望[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陈志龙,总结过去,谋划未来,努力提升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2008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的讲话.
[8]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报告.中国电子政务信息网
[9]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
[11]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概况
[12]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
[13]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
[14]落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15]殷雄,王烷尘.信息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研究
[16]经济增长理论和国家信息化指数的研究
[17]王述英,马云泽.美国信息化水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18][23]海燕,付丽萍.西北地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19]刘瑞儒.信息技术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调查与分析
[20][21]刘文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
[22]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4]2002中国教育信息化绿皮书
[25]现代教育报
[26]刘嘉.关于中小学学校信息化指数的初步研究
[27]林万新.河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
[28]何克抗,教育技术能力不等同于信息技术能力
[29]万力勇,赵鸣,赵呈领.从体验性游戏学习模型的视角看教育数字游戏设计
[30]丁兴富,李烁.对农远工程的经济学思考
[31][52]侯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N].
[32]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
[34]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35]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
[36][49]尹睿.以绩效技术为导向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策略研究
[37]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
[38][40][41]冯延群,荣维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历史和文明的视角
[39]陈启英.媒介素养教育--E时代之新公民教育
[42]杨改学.效益最大化找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杠杆支点[N].
[4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44]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
[45]王珠珠,陈庆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